【針灸學校這十年】 教學改革成果豐碩 立德樹人成效顯著
十年來,學校堅持黨建引領,緊跟職教改革發展步伐,結合中醫藥職業教育教學發展實際,做強專業、做實內涵、做優隊伍,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教學質量逐年攀升,培養了大量地方需要的高技術技能型人才,在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人才培養模式持續創新
十年來,學校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探索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持續推進創新人才培養工作。學校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主線,以“三名”工作室為引領,全面推進“三全育人”“課程思政”“1+X”等工作落地落實,緊密結合市場及行業需求,以校企(校地)訂單定向聯合培養為特色,“師帶徒”人才培養為補充,大力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特色人才培養模式
為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傾情打造學生成長成才“四大平臺”。主動參與并積極承辦各類技能大賽,營造“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建”的教學氛圍。先后承辦國家行業層次賽事1次,省級賽事5次,市級賽事2次,主辦校級專業技能競賽40余次。學校連續兩屆奪得國家中醫藥職業教育技能大賽團體冠軍。學生獲各級各類技能大賽獎100余人次。
獲2016年全國中醫藥職業教育技能大賽“華御杯”針推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
學校重視學生實踐性教學環節,現建有四川省中醫醫院、四川省骨科醫院、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成都十足道、北京鴻喜族、廣州逸安堂等50余家穩定的教學實習基地。從“以就業為導向”升級為“就業與升學并重”,就業升學穩定提升,打通了中高職銜接、自考、單招、對口高考等升學路徑,開設了護理、中藥等專業升學班,并優化了升學班人才培養方案,調整課程設置,確保學生就業有能力、升學有優勢、發展有通道、創業有本領。近年來,學生就業率達94%及以上,參加升學考試學生升學率達95%及以上。
近3年學生就業率和參加升學考試學生升學率
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強化
十年來,學校教師隊伍不斷壯大,從2012年幾十人發展到200余人。師資學歷層次大幅提高,現均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其中研究生學歷占37%,學校遴選出“雙師型” 教師近60名;構建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教師自我約束”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體系,形成“教育、宣傳、考評、監督、激勵和懲處”六位一體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機制,推動了師德師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建立了教師培養培育機制,推行“青苗計劃”“青藍工程”“三名工程”等,扎實推進教師職業素養提升項目,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強化高質量發展導向,通過崗位聘用、職稱評聘、績效分配、考核評優等制度改革創新,大力推進教師評價改革,制定了《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工作管理辦法》和《聘任工作方案》,組織開展了專業技術崗位聘任工作。
學校第二屆“師德標兵”
大力推進“三名(名師、名醫、名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成立中醫藥文化傳承工作室1個、四川省名中醫工作室1個、四川省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四川省中醫傳統技術骨干人才傳承工作室1個、校級名師工作室5個、校級技能大師工作室3個;工作室團隊現有四川省名中醫1人、四川省首屆“四有”好老師1人、“四川工匠”1人、“天府工匠”1人、“成都工匠”1人、“高新工匠”4人、“高新工匠之星”1人。學??茖W編制師資隊伍建設規劃,整合政策措施,大力培育青年教師,精準引進優秀人才,創新工作體制機制,增強人才隊伍建設合力,不斷為學校提檔升級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中醫藥文化傳承工作室
中醫(康復)名師工作室
專業內涵建設不斷提升
學校扎實推進專業建設,主動對接大健康產業,深化產教融合,以國、省示范專業建設為目標,緊密跟蹤新業態、新形態、新領域,科學增設符合學校辦學定位的新專業,不斷優化整體專業結構。學?,F已發展有中醫康復技術、中醫養生保健、中醫、護理、中醫護理、中藥、中藥制藥、藥劑8大專業(群),其中,中醫康復保健專業于2016年被教育部辦公廳、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室等確定為“首批全國職業院校健康服務類示范專業點”;2020年該專業獲批“省級示范專業建設項目”,歷經兩年建設周期,已高質量完成了項目建設任務。
示范專業建設項目專家指導
課程體系建設扎實推進
學校建設省級、行業精品課程7門;牽頭制定國家中職中醫康復技術、中醫養生保健、中藥制藥專業簡介和教學標準;牽頭制定教育部《全國中等職業學校中醫康復保健專業教學標準》《職業院校中醫康復技術專業頂崗實習標準》;牽頭制(修)訂《保健調理按摩技術操作規范》《老年保健服務規范》《健康管理保健服務規范》國家標準;實現“課程思政”校內專業全覆蓋,將“失智老年人照護”“母嬰護理”職業技能證書中相關知識模塊融入各專業相關課程等。
《保健調理按摩技術操作規范》國家標準榮譽證書
教育教學成果不斷涌現
十年來,學校在中醫藥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專業建設、課程建設等方面持續深耕,研究形成具有學校高質量內涵建設的新舉措、新亮點。學校教師承擔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大學習深調研細落實”研究課題,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專項課題和四川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科研項目等國家行業、省級重點課題11項,承擔規劃教材編寫66部,教師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48篇,發明專利8個,搭建中醫康復保健類專業信息化教學平臺1個,擁有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技術包1門,教學圖片、微視頻、企業經典案例等教學資源總量約10000余個。學校專業人才培養項目獲四川省人民政府頒發“四川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教師在各級各類技能大賽、教學能力競賽獲獎 52 人次。
學校主編教材
獲2121年四川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 省級二等獎
砥礪奮進十年路,揚帆起航新征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主動順應職業教育發展大趨勢,始終堅持“三全育人、五育并舉”的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傾情培養更多優秀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和中醫藥強省建設貢獻力量。
供稿:教務科研工作部、組織人事部、學生工作部、招實就辦公室、校團委
編輯:信息中心/鄭勇斌
審稿:黨辦/黃玲玲